智能傳感器在環境污染、塵土、腐蝕性、濕潮等極端情況下可以敏銳察覺到火災安全隱患,及早報警。近期,市教委組織的工博會高校展區專題召開第三場發布會,這一些涵蓋高科技并早就得到運用的技術都將在這一次工博會上展出。 12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游波教授在演示中,不過短短幾秒鐘對新智能NTC感溫材料的加熱,傳感系統便將溫度變化轉化為電信號變化,憑借紅色警示燈與轟鳴聲響發出火警警報。“遠距離、險地的火災探測都能靠它實現。”游波說。這一次展出的新科技智能(負溫度系數)感溫材料,是一種半導體陶瓷,有著負溫度系數的
熱敏電阻。智能感溫材料制成的火災報警傳感系統與常見的點式煙霧報警差別,它可以做成線纜狀,實現遠距離、無縫傳感,克服了點式探測器的不足。它還能長期重復使用,不具破壞性,壽命可達10年。 “此種材料能克服環境大敵,如環境污染、塵土、濕潮、腐蝕性等。遠距離輸電線路、公路、鐵路、隧道、遠距離管道、冶金、石化等領域和行業非常的需要它。”游波表示,由該材料發展成的火災報警傳感系統,可以全天候、全情況工作,可謂是火場中全方位的“生命守護者”。